99年度演藝團隊藝文陪伴進駐計畫-演藝團隊駐點陪伴活動日誌
一、 活動/課程基本資料
活動名稱 |
六月茉莉/牛犁歌賞析及教唱 |
活動時間 |
99年7月30日 |
活動地點 |
台南縣南化鄉老人活動中心 |
講師名稱 |
黃南海 |
二、 活動/課程執行概述
參與人數 統計 |
男/女 |
9/14 |
合計 |
23 人次 |
活動內容簡述 |
1. 暖身運動 2. 六月茉莉花形嬌小,花色潔白,香氣濃郁象徵台灣傳統婦女純潔與貞節,類似題材的歌曲有菅芒花、白牡丹。 3. 牛犁歌又稱為駛犁歌或駛牛犁,一般說法來自福建民間戲曲,另一派說法則是土產的民謠作品,基本上大致贊成是農夫耕作勞動之餘,為增加生活情趣衍生的歌舞,曲調輕快活潑易學,動作模仿農耕的動作,反覆的跳步,逐漸演變成迎神賽會的場合,打情罵俏與相互戲謔的歌曲,今天教授的歌曲內容乃是經過許丙丁填詞,及音樂家張清郎編曲的作品,重點在於描述牛犁歌帶有濃濃的台灣的鄉土情感,勉勵人要腳踏實地,歡樂愉悅的農村風情。 |
|||
活動預期效益 |
1. 開始上課希望透過助教用暖身運動,活絡筋骨,也提振學員的精神,開始一天快樂的課程。 2. 學員能夠正確唱出六月茉莉的曲調,了解歌詞代表的內涵,進一步唱出原汁原味的民謠風。 3. 牛犁歌在民間戲曲中呈現的打情罵俏的歌舞,與傳統民謠想要展現的力與美的精神,稍有落差,為了別於廟會流俗的風格,讓學員對民謠中表現人民勤奮與積極有力的演唱形式,有更深的認知與認同。 |
|||
當日執行概況 |
1. 暖身運動逐漸熟練後,要求確實且加入新的動作,讓活動本身達到寓教於樂,與健身的效果。 2. 六月茉莉的曲調,大家普遍都熟悉,很快就能朗朗上口,加上卡拉OK的歌曲,練習上比較沒問題。 3. 牛犁歌,應過許丙丁與張清郎文學與音樂藝術的加工,顯得格調高了許多,由黃南海老師範唱,讓大家一飽猶如文化中心的般的精緻音樂饗宴,同時王淑汝老師依教材提供的譜例教唱,對於歌詞有更進一步的認知與了解。 4. 兩首歌因為都是屬於2/4拍的節奏,老師規範頑固節奏的伴奏型態,同時讓學員知道,音樂中的節奏元素,對音樂伴奏的意義,雖然有了節奏就忘了唱歌,但是手腦與心口的聯合運用,總是給大加上了一課。 5. 學員除了會跟著示範的助教或老師做運動和唱歌之餘,更希望他們藉著技術的增長,也有學理上的充實,因此不厭其煩的製作簡報,同時也發現仍有不少居民,勤快的書寫筆記。 |
|||
問題與建議 |
1. 老人活動中心的卡拉OK的歌曲真的是太少,巧婦難為無米之炊,學員們期盼有更多的補助,可以讓文化弱勢的居民在基本的休閒生活,得以盡情無虞的歡唱人生。 2. 辦公桌桌椅斷腳,每次上課經常要搬動,頗生困擾。 3. 音響設備經常發出嘈雜的噪音,真的需要作更換。 4. 居民參與活動的人數不如預期,廖理事長顯得有些失望,不斷苦口婆心勸說學員發揮「樓頂招樓腳,爸爸招媽媽」的精神,多鼓勵與宣傳,讓音樂的魅力能夠傳送到南化的各角落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