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9年度演藝團隊藝文陪伴進駐計畫-演藝團隊駐點陪伴活動日誌
一、 活動/課程基本資料
活動名稱 |
思想起/恆春耕農歌賞析及教唱 |
活動時間 |
99年7月23日 |
活動地點 |
台南縣南化鄉老人活動中心 |
講師名稱 |
黃南海 |
二、 活動/課程執行概述
參與人數 統計 |
男/女 |
10/13 |
合計 |
23 人次 |
活動內容簡述 |
1. 預習呼吸法/暖身運動 2. 思想起是一種曲牌,各種不同的曲名,包裝不同的內涵,有依地名與風土民情、亦有描述男女私情和用植物名比喻女人的,而最為人熟知的大概是比喻想要想齊人之福的男人,透過農業社會需要人力資源的背景,大方唱出想要娶細姨的心態。 3. 介紹恆春民謠的演變由台東調發展,再有恒春耕農歌與三聲無奈與青蚵嫂,曲調由樸素的民謠到花俏的流行歌,各有不同的風貌與意境。 |
|||
活動預期效益 |
1. 讓學員對思想起的民謠背景,有清楚的輪廓,同時知道思想起本身只是一種曲牌,內容可以隨時、隨人與隨地而做修正,甚至學員本身若有意願,可以用南化作背景為自己的居住地,譜出另一對思想起的歌詞內容。 2. 學員對於恆春調的發展,有較為完整的輪廓概念,同時對於地理環境與人的遷徙,透過歌曲的詮釋,也反映一個時代的開發歷程。 3. 學員透過節奏樂器伴奏與反覆練唱流行版的思想起與青蚵嫂,可以快速融入歌唱本身與熟悉旋律。 |
|||
當日執行概況 |
1. 學員與教學團隊在情感上逐漸進入佳境,許多第一次參加的學員覺得應該將上課時間往後調整,第二週也配合,但是參加的人員非但沒有增加,反而只有二十幾位,不過社區發展協會表示,這樣才應該是穩定的數據,基本上會參加的人,應該就是老人會歌唱班的成員。 2. 第一次將節奏樂器發下去給學員,發現大家對樂器本身很陌生,教學團隊逐一指導老人如何使用打擊樂器,發現大家都很興奮。 3. 卡拉OK教學讓老人的學習興致高昂,一部份輪流演唱歌曲,大部分人為演唱者伴奏,形成一個和樂融融的畫面。 |
|||
問題與建議 |
1. 老人會的設備不足,飲水設備沒有經費更換濾心、單槍投影機故障、卡拉OK的遙控壞3個數字,需要更換遙控器,軟體歌曲數量太少。 2. 製作的伴唱帶定音太高,一般沒有接受聲樂訓練的學員,很難照著伴唱帶演唱。可能需要坊間製作卡拉OK伴唱帶。 3. 純粹學理上的教學對南化的居民,是相當陌生的文化認知,最好的方式是從實務操作中,例如就他們愛唱卡拉OK的動機上,加入樂理的解釋,有助於拉近理論與實務間的距離。 |